当前位置:

满洲里市第五小学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152102460450395K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15  年度)

 

 

 

 

 

 

单 位 名 称

满洲里市第五小学

 

定代表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满洲里市第五小学

宗旨和

业务范围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 小学学历教育(相关社会服务)

    

满洲里市合作区体育路

法定代表人

李伟

开办资金

2000(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满洲里市教育局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065

2115

网上名称

满洲里市第五小学.公益

从业人数

95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严格执行

紧张忙碌的学期工作即将画上圆满的句号,本学期我们认真落实教育教学各项工作任务,努力凸显“阳光教育”和“绿色教育”特色,以教师和学生发展为本,有效推进各项育人工作,魅力校园建设、阳光教师培养和快乐儿童培育都收到了明显效果。现将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学校管理规范、有序,育人氛围和谐、阳光。 学校始终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蓝本,坚持内涵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紧紧围绕教育局工作部署,落实“以人为本、和谐发展、让每个生命都闪光”的办学理念和“好习惯、好人生”的育人理念,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提高质量为主线,以学生健康成长为目标,在强化特色上做文章,在质量效益上下功夫,在内涵建设上求突破,实施素质教育,彰显学校特色,形成了学校品牌,校园生活充满魅力,师生心灵充满阳光。 我们以课程优化为核心,以课程标准为准绳,以实践体验活动为特色,以新教育实验为抓手,用好四大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生态教育基地、国防教育训练基地和社会实践体验基地),办好四大节日(读书节、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注重学校内涵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育人氛围和谐、阳光。 我们强调以人为本,实行人性化管理,充分考虑师生的个性和利益,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体性。尊重师生的意愿。学校成立教师社团,每周五下午两节课后,大家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如舞蹈社团、乒乓球社团、羽毛球社团都是教职工课余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教师们可以在工作之余在社团里锻炼身体,一展身手,疲惫的身心得以放松的同时,大家的关系也更加融洽和谐。学校将全体师生的生活及学习各方面紧密连接在一起,人本化的管理为学校各项工作实现新的跨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德育工作扎实、深入,体现实践育人和活动育人。 我们高度重视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坚持培养学生阅读、运动、文明礼仪等八个方面的三十个好习惯。我们充分发挥家校合作平台,使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形成了合力。学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堂教学和校园文化,在校园和班级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张贴核心价值观漫画、标语,营造了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浓厚氛围。课间三部曲和按线行走、见线成排的德育管理规定已经成为班级常规管理的常态和学生的自觉行为,活跃在学校的校园护绿队、红领巾监督岗、交通管理岗等学生自主管理员的身影常忙碌穿梭在校园中,成为学校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我们深知环境是最好的课程,大自然是最丰富的教育宝藏,探究学习和体验式学习都离不开体验式教育,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教育模式就必须带领孩子走出教室、走出学校,关注身边人、身边事。我们依托学校建设的四大基地,定期带领学生走出学校小课堂,走进社会大课堂,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行知课堂活动,将德育和综合实践活动进行了有机的整合。本年度共有四个年级的1200余名学生先后到社区、草原、国门、矿山、军营、种植园、少年宫、印刷厂等地进行实践体验,操作、考察、探究、制作、想象、反思,还有很多孩子走出国门,远赴俄罗斯参与文化交流。孩子们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一年级“红领巾心向党”军营体验入队仪式和五年级“放飞梦想•快乐毕业”感恩教育、环保教育、爱家乡教育行知课堂毕业季活动,以及基础年级的科技体验、劳动实践等都是学校送给孩子们的珍贵礼物。在一次次的行与知中,孩子们开阔了眼界,受到了熏陶,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些活动的开展在“有形”的走访中塑造出“无形”的教育品质,有效拓展了学校教育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国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学生的学习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兴味盎然。 三、教学工作稳步、高效,注重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协同发展。 我们坚持按照“五抓实四到位” 的教学管理体系(五抓实:即备课的有效性、课堂的高效性、作业的精选性、检测的发展性和帮困的及时性;四到位:即监控到位、指导到位、反馈到位、整改到位。)落实三维目标,转变课堂教学行为,扎实开展领导示范、领军型教师教育教学论坛、骨干教师教学特色展示、青年教师汇报交流、微型模拟课堂、家校公开课堂等特色校本教研活动,形成了民主、开放、高效的校本教研机制。 我们积极重构课堂,以课程为载体,以课堂为环境,以教学过程为主渠道彰显学生生命成长过程,形成了以关注生命成长为核心,以交往互动为主要活动形式,以民主、平等、和谐、创新为主要特色的新型课堂。我们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发挥好国家课程和拓展课程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夯实国家课程,丰富扩展课程内容,用充满魅力的课程感染学生,使学生向往校园,热爱教师,乐于学习实践,不断得到了提高。 在实践和整合的过程中,我们逐渐形成了校本教研和课堂教学常态化的“六课”活动,用丰富多样的形式来促进教学研讨。“六课”主要包括:领军教师示范课,学科组“推”精品课,师带徒“磨”研讨课,外出学习讲汇报课,每位教师上达标课,面向家长“亮”开放课。 通过不断完善的教学实践和反思研讨,学校还形成了“一课双备三研”主题教研模式和微研究项目。“一课”是每位教师任意选择一节课作为授课和组内研讨的范例。“双备”是指个人独立备课(先由任课教师自己备课)和教研组集体备课(由组长组织本组教师集体研讨),在彰显个人特色的同时发挥集体智慧。“三研”中第一研是授课人说课,在双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生成完善,整理形成教学设计及说课稿,进行组内说课,讲座研究形成完整的教学设计;第二研是教学设计形成后,每位教师在自己任教的其中一个班上研讨课,课后反思、集体评课,形成改进意见;第三研是解决第二研中出现的问题,该教师在自己任教的另一个班上展示课,根据反思和评课意见完善教学设计,夯实教学环节,提高教学效率,课后再次评课研讨,形成精品课。“一课双备三研”立足点是教师,出发点是学生。教师们在“双备”基础上开展“三研”,在三研的过程中发现双备中的问题,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过程,不断深化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各环节,不断调整学生、教师和教材三者的关系,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一课双备三研”研讨过程涵盖教学设计、分层作业设计、分层提问、后进生转化等诸多微研究项目,最终目的是通过教研活动的深入推进,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切实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切实减轻学生低效课业负担,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努力使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实现和谐化和优质化。“一课双备三研”与“六课”活动相互融合,通过教研活动的深入开展、反复推敲、精心打磨,形成了第五小学每位教师的一师一优课。 同时在教学中我们还认真推行“双轨四线”语文教研模式和“八校四主题”数学教研模式,有效开展新教育实验研究,将晨诵、午读、暮省、绘本阅读、整本书阅读有效落实到教学各环节,营造了浓郁的书香氛围,为孩子们的终身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生命底色。 四、四大节庆活动贯穿学期工作始终。 我们经过认真调研、分析,对学校的育人活动进行了细化统整,使活动育人和实践育人成为常态,形成了每年四月读书节、五月体育节、九月艺术节、十月科技节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同时穿插德育、少先队和体卫艺等小型多样的活动,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展示平台。四大节庆活动贯穿学校全年的教育教学活动,成为常态化工作。读书节重在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引导学生爱读书、会读书,创建书香校园。活动内容包括读书节启动仪式、好书传递、读书沙龙、跳蚤书市、达人明星评选等。体育节突出运动技能和运动习惯的培养,注重趣味性和参与度,包括趣味运动会、环城赛、广播操比赛、技能抽测、足球比赛等项目。孩子们的运动兴趣和运动能力逐年提高,在各类体育比赛中我们近几年一直保持前三名的成绩,足球特色逐渐凸显,学校现在是自治区足球俱乐部和国家级足球特色学校,球队的孩子们还先后到扎兰屯参加比赛,到俄罗斯赤塔参加交流。艺术节是孩子们展示才华的舞台,花卉展、书法、绘画作品征集、达人秀评选和分年级进行的文艺节目展演,内容新颖生动,每个孩子都能参与其中,很多家长也能亲临现场参与,比在少年宫等舞台上举行的艺术节受众面更广、参与度更高。科技节是孩子们学科学、用科学的阵地,项目包括科学幻想画、科普手抄报、科技小制作和科普大篷车参观等内容。重点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实践能力,有效提高了孩子们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 五、快乐儿童培育初见成效。 学校重点落实2015至2016学年度快乐儿童培育年的各项工作任务,积极优化课程设置,发挥国家课程和拓展课程在学生知识技能掌握,动手动脑能力提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体验活动和科学高效的育人活动培养快乐儿童。 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继续加强德育课程建设,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以小事立大德”的教育理念,扎实开展“三爱三节”活动,落实“三包责任制”,抓好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工作,培养学生“从小事做起”的良好品性。 以学生为主体,关心每个学生,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坚持实施学校“好习惯、好人生”的育人理念,将好习惯教育贯穿育人始终。培养习惯良好、基础扎实、身心健康、兴趣广泛、个性彰显的学生,关注学生身心健康,重视心理素质培养,有效开设心理咨询活动。全面实施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自治区“三化三高”工程,细化“2+1+1”项目实施办法,坚持“每天锻炼一小时”,开展了“大体操进校园”活动,抓好国家级足球特色学校和自治区足球俱乐部建设,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让孩子们养成了良好的锻炼习惯并形成了一定的艺术兴趣和特长。 积极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意见》,通过鼓励学生参加公益劳动、志愿服务、家务劳动和开展“劳模进校园”活动等教育途径,提高了学生的劳动素养,培养了学生勤奋学习、自觉自愿、勇于创造的精神。 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安全习惯,把安全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规章制度,完善了安全工作长效管理机制,落实各项防范措施。消除了各种不安全隐患,杜绝了各类人为事故的发生,确保了校园及师生的安全,创设了教育和谐发展的平安环境和氛围。 学校继续采用教师根据特长和兴趣自主申报的原则继续开设学校的特色校本课程和校级、年级、班级三级社团活动,对课程开设类别、课程内容、教师和环境资源进行重新评估,确定了新的有特色、有创新的拓展课程开发项目表。注重拓展课程与国家课程的联系,注重课程的发展性、实践性和延续性,构筑高效课堂和理想课堂,让丰富多彩而且经过深度思考和细致打磨的课程伴学生成长。我们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班级课程有效整合,充分挖掘学校的优质资源,在家长的鼎立支持和师生的积极参与下,我们先后研发了体育技能、艺术素养、学科拓展、实践体验四大类课程,其中包括16项已经初具规模的校本课程,8个尝试开发的校本课程和52个班本课程。使开发的校本课程、班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构成了更加科学的课程体系,成为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有益补充和完善。逐步形成了魅力乒乓、雏鹰足球、快乐排球和篮球、羽毛球、游泳、啦啦操、围棋等体育技能课程;套娃彩绘、翰墨传情、巧手工坊、最美和声、桐韵筝音、播音与主持、舞蹈、管乐、彩泥、佳片赏析等艺术素养课程;英语口语、书法、古诗文诵读、七巧科技、蒙古语、科技制作、美文欣赏、数学思维训练等学科拓展课程;草原文化探秘、走进俄罗斯、我是家乡小导游、我到军营当士兵、七彩生活妙招、十字绣坊等实践体验课程。其中套娃彩绘、走进俄罗斯、桐韵筝音等特色课程已经成为学校独特的名片。我们并不认为课程越多越好,但是丰富的课程菜单可以让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由选择,学校还可以根据教师的授课情况和学生的兴趣发展不断调整课程内容,或增或减或改,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生的喜好和对学生成长发挥的作用。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事业单位

委托意见

  兹委托登记管理机关公示我单位年度报告书

 

法定代表人:                    公章:

                             2016-03-02

举办单位意见(含保密审查意见)

该年度报告书情况属实,并经保密审查,可以向社会公示。

填表人: 郭伟  联系电话:13948309822  报送日期:2016年03月07日